硅油的黏溫系數(shù)和抗壓縮性
硅油具有很小的黏溫系數(shù),即黏度隨溫度變化很小,這種性質(zhì)可以用硅油分子間相互用力小,以及分子的螺旋結(jié)構(gòu)等特點加以解釋。溫度升高時,使卷曲的聚硅氧烷分子鏈得到伸展,減弱了分子鏈上有機基團的屏蔽效應(yīng),增強了分子間作用力,使黏度得到了提高,從而補償了溫度升高導(dǎo)致的黏度降低。聚二甲基硅氧烷分了中的一部分甲基被苯基取代后,由于妨礙螺旋結(jié)構(gòu)的形成,使黏溫系數(shù)增大。
1-98.9℃時的運動黏度(mPa·s)
黏溫系數(shù)=
37.8℃時的運動黏度(mPa·s)
由于硅油分子的螺旋狀結(jié)構(gòu)和分子間距離大,所以硅油具有較高的抗壓縮性。輕礦物油、石油等同系列液體烴的可壓縮性隨分子量的增加而遞減,硅油也是這樣,但其遞降率較小,即便是最低黏度的六甲基二硅氧烷在401MPa的壓力下才凝固,其余的硅油在整個壓程下均保持液態(tài)。但烴類化合物則在較低的壓力下即已凝固。例如25℃以上的二甲基硅油,在高達4000MPa的壓力下,即使它們被壓縮約35%,仍然是液體,利用硅油的這一性質(zhì),可作液體彈簧,其體積可大為縮小。